自2021年4月1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山润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以来,该工作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司法优势下沉基层,结合法院工作特点,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法治疆工作部署,推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1、普法宣传,用身边事引导居民理性维权
法官工作室坚持“有案办案,无案送法”。注重从源头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开展普法宣传,收集社情民意,定期选取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简易民事案件如赡养、扶养、离婚、邻里纠纷等,开展巡回审判,进行法律宣传,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学法平台,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禁毒宣传日、宪法宣传日等来临之前,工作室都会走进辖区居民群众中间进行普法宣传,且针对电信诈骗、民法典、消防安全、妇女未成年人保护等民生热点问题举办法律讲座,积极向社区延伸、向基层拓展。把法官工作室建成“司法便民服务室”“普法工作宣传室”“执行工作联络室”“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室”,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属于法院管辖的事项,引导群众向有关部门合理反映;对确需通过诉讼解决的民事纷争,引导其向法院起诉,真正拉近法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司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法治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认同感和获得感。
2、多方聚力,将矛盾冲突化解在源头
工作室在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难题、诉前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司法确认、案件回访、法治宣传等服务的同时,进一步融合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综治网格员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式,实现矛盾纠纷社区“就地”化解。
居民王华与李玉胜是上下邻居,去年因李玉胜家暖气管爆裂,王华家卧室房顶被水侵蚀,影响了正常生活,双方为此发生争吵。安晶法官得知情况后,把两家人叫到一起,耐心倾听诉说,等两家人情绪缓和后,她带着包户干部、物业人员实地查看,并叫来装修公司测算损失金额,明确责任分配,并给两家人讲了《民法典》中关于物权、侵权责任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两家人主动握手言和,重新成为了好邻居。
截止目前,法官工作室成功调解邻里矛盾、家庭纠纷、劳务纠纷、合同纠纷等200余起,每当遇到矛盾纠纷,工作室的法官们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相互尊重、互相体谅,用实际行动换来了群众的幸福笑容。
3、辐射广泛,形成大片区品牌力量
法官工作室8位成员每人负责联系所在振安街片区8个社区,在召开居民议事会、信访工作、矛盾调解等方面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在整个振安街街道内打造了响亮的法律名片,为社区下岗职工、城市低保人员和困难群众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对特别困难的群众,实行“一帮一”或家庭“结对子”结对帮扶;对涉及弱势群体的案件,建立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确保其合法权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