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智慧赋能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分享到:
作者:信息技术处 国治  发布时间:2023-02-16 12:20:27 打印 字号: | |

□石榴云/新疆法制报记者 龚彦晨 通讯员 国治

打开电脑或手机,只需要动动手指或点击鼠标,立案、查询、缴费全搞定;庭审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只要有网络,庭审就能进行;庭审语音智能翻译系统,只需动动嘴,庭审笔录自动生成;“诉讼微保全”上线,实现法院业务平台和保险机构担保数据共联共享……为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提升法院工作质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抢抓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力推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速。

                                                  智慧审判更方便

2020 年 2 月 11 日,乌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通过互联网开庭审理一起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上诉案,敲响了乌市互联网庭审第一槌。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活节奏。当事人或代理人无法来乌市参加庭审,使得不少案件的庭审被迫延期。此时有人提议,将计划中的互联网庭审工作提前开展,确保审判工作不停摆。这个提议得到院领导的支持,为此,信息技术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依靠现有的设备和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互联网庭审的专用线路搭建、设备调试和适配。“为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本案采取网上开庭模式进行庭审。现在开庭!”当天,伴随着审判长铿锵有力的声音,一场互联网庭审正式开始。开庭过程规范有序,双方意见表述清晰明确,丝毫未受空间及距离的影响。庭审时,信息技术处的工作人员全程跟踪保障,确保庭审顺利完成。

30 分钟后,庭审顺利结束。双方当事人和代理人都对这种开庭方式表示认可。“原本以为受疫情影响案件可能会延期开庭,没想到法院采取网络开庭的方式,让案件能够如期开庭。”上诉方代理人表示。“第一次在现场没有当事人和代理人到庭的情况下庭审,刚开始不习惯,但很快就进入状态。其实,这和平时双方到庭的庭审没有区别。”主审法官说。“这次庭审主要是为保证审判工作不停摆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各方面还有不足,但它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相关建设提供了参考。”该院信息技术处处长吴波说。根据这次庭审的经验,乌市中级法院进行了专项调研,从两级法院实际出发,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相关建设标准,建设了由乌市中级法院统一部署、各基层法院分散使用的互联网庭审系统。该系统与原有的内网科技法庭庭审系统、审判业务系统无缝对接,为两级法院科技法庭赋能,最大化发挥作用。

                                               在线立案更高效

对新疆同泽律师事务所律师谢汶宏来说,过去到法院立案可不是件轻松事。“立案得带上很多东西,有各种纸质材料、相关证明、个人证件等。”谢汶宏回忆。“材料准备齐整,到法院立案窗口排队立案,这是最让人头痛的事情,人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耗时间。好不容易排到了,最怕材料有问题,因为一旦有问题,就只能准备好后重新排队。立上案还不算完,缴纳诉讼费只能用现金,否则还要去银行存入指定账户,然后再将存钱的票据交回法院。这些流程连我们这些熟门熟路的律师都觉得累,更别提第一次到法院立案的群众了。”谢汶宏说。现在,这一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院这些年从司法为民的角度出发,做了很多事情。许多业务用智能手机就能在网上办理,特别方便。我现在坐在办公室里点开新疆诉讼服务网,登录后根据提示依次点击选项、上传材料,就可以完成起诉。提交材料时,如果有缺失,系统会提示,我就可以马上补充。这一过程还可以保存,完善材料后从中断的地方继续就可以,不需要从头再来。”

不仅仅是新疆诉讼服务网,随着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小程序的广泛应用,现在立案用手机就可以操作,移动支付也被引入立案流程,立案人只需要用手机就可以完成诉讼费的缴纳,免去了在法院与银行之间的奔波,让司法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除网上立案、手机立案外,乌市中级法院还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自助区,为诉讼当事人提供诉讼风险评估、执行风险评估、智能诉状生成等自助终端服务。此外,还在立案窗口配备多语种智能翻译机,能够同步显示翻译文字、同步播报翻译语音,打破语言沟通障碍,准确率高达95%,进一步提升诉讼服务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乌市中级法院依托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网等在线诉讼平台,全面开展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云庭审等线上诉讼活动。2022 年,乌市两级法院通过线上渠道办理立案、信访、查询、缴费等各类诉讼事项 42635 件次;审查网上立案申请 41815 件;网上开庭、调解等2871件次。线上办理诉讼服务业务量占总诉讼服务业务量的54%。

                                                    智能翻译更流畅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行庭审记录方式改革,积极开发利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庭审语音同步转化为文字并生成法庭笔录。

作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积极践行者,乌市中级法院主动响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部署,在对审判法庭进行信息化改造时,引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极大方便了庭审工作。但是,此时的系统只能实现国家通用语言的识别,在少数民族语言识别方面存在不足。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较多,涉及多语种的案件数量较多。一方面,庭审记录是通过电脑打字录入,书记员工作量大而繁重,同时存在记录不全、效率不高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熟练掌握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汉语的法院工作人员稀缺,社会翻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熟悉审判业务的翻译更少,当需要及时翻译案件材料时,工作滞后、准确率低的问题凸显。

如何让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群众能享受到智慧法院带来的便利?

2021年,在自治区高级法院的大力支持下,由最高人民法院援疆干部、乌市中级法院副院长陈宝贵牵头,乌市中级法院联合科技公司,以乌鲁木齐县人民法院永丰渠人民法庭为试点,探索研发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多语种语音智能翻译转写系统,解决了双语、多语案件庭审和诉讼文书翻译问题,这在国内司法实践中尚属首创。

该系统能够在多语种庭审过程中实时将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语音转换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文字,并实时翻译成汉字进行庭审记录,破解了传统庭审模式中庭审时间受书记员打字速度、翻译速度制约的难题,当事人及代理人能够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辩论,整个庭审过程更加流畅。

同时,该系统能够实现多语种(汉维哈)文书之间的快速文本互译,原本需要 1—2 天才能完成翻译的少数民族语言裁判文书只需 6—10 秒就可以完成初步翻译,极大地减轻了法律诉讼和司法业务中的文书翻译工作强度,提高了翻译效率,也为民语案件诉讼和司法公开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到乌鲁木齐县人民法院永丰渠人民法庭调研时,对正在研发试点的多语种文本翻译系统和多语种语音转写系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两项应用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审判效率,更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参与诉讼权利的有力举措。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完成辖区所有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的推广应用部署,在人民法庭现有科技法庭嵌入系统推广应用,在诉讼服务窗口放置翻译机,探索民语案件智能评查应用,试点推广反映良好,得到当事人和法官的认可。

                                                   数据安全不放松 

近年来,乌市中级法院一直绷紧数据安全这根弦,从人员配备、网络软硬件升级、数据备份到机房改造,下大气力提升数据安全防护。 

建设安全管理可视化运维平台,贯通乌鲁木齐市两级法院网络,对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动态监控100%覆盖,实现信息安全系统运行状态集中监控展示、趋势分析、风险预防和效能评估等功能,全面提升网络安全运维质效,从应急式运维管理模式向预防式运维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乌市中级法院在硬件防护上增添防火墙和态势感应等设备,利用好工具防病毒、防攻击、防入侵、防泄漏。

做好重要数据备份。2018年,完成异地容灾备份。2020年,乌市中级法院与最高人民法院云备份中心签约,成为全国法院首家签约入驻最高人民法院云备份中心用户。 

根据数据网域属性,对机房划定物理九大区域,利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对机房内的动力、环境、消防、IT、UPS设备等进行整合,实现7×24小时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

                                                    保障团队强有力

“这里是中心机房,也是智慧法院系统的‘大脑’,我们的工作就是保障它平稳、安全地运行。”在乌市中级法院的中心机房,吴波对记者说。

保障工作无小事,一个小的故障或遗漏,就有可能造成重大问题。为此,乌市中级法院组建了基础设施、审判系统、科技法庭、执行系统、安全等运维团队,并由信息技术处直接负责团队管理,全面促进运维工作与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

针对运维内容的不同,乌市中级法院制定不同的运维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使运维事项标准化,确保运维工作合理有序。基础设施运维人员每日巡检诉讼服务大厅、自助服务区的叫号机、文书打印机、自助立案机等设备,确保各项设备运行正常;审判系统运维人员每日提前半小时到岗,巡查审判、电子卷宗、电子档案等各系统,确认各系统正常运行。

一次,保障团队在对服务器进行每周例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个小故障,原因不明。虽然这个故障当时并未引发问题,但还是引起了团队重视。保障团队与技术人员采取试错方法,一个一个排查故障点,用3天时间找到了故障根源。

为减少系统升级带来的影响,保障团队经常利用周末和夜间开展升级工作。团队人员发现很多干警都加班到20 时30分之后,于是将系统升级工作挪到20时30分之后。系统升级前会提前发出通知,告知大家系统升级时间,提醒大家合理安排工作、及时保存资料等。 

随着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深入,法院各项工作与信息化系统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信息化系统应用的保障工作需要不断提档升级。“只有锻造一支过硬的信息保障技术团队,提高技术保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才能为法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吴波说。

 
责任编辑:鲁玉洁